《黑暗骑士崛起》将成为第一部真正有能力角逐奥斯卡的漫画改编电影(转载)
《黑暗骑士崛起》将成为第一部真正有能力角逐奥斯卡的漫画改编电影(转载),
任何一个有心于此的人都知道,九拾年代初期蝙蝠侠漫画曾刻画过一个名叫贝恩的超级反派,此人打断了蝙蝠侠的脊椎,把超级英雄变成了瘫子。然而,对于《黑暗骑士崛起》的目标观众群而言,这一切毫无意义:贝恩在书中登场时这群观众尚未出生,更不可能看漫画了。他们不关心故事的历史和背景,只想来顿IMAX快餐。
于是就有了《黑暗骑士崛起》,这是诺兰的蝙蝠侠三部曲中的第三部,也是最弱的一部。《蝙蝠侠:侠影之谜》(Batman Begins,2005)具有一种神话般的特质,以令人兴奋的全新方式演绎了原作。《黑暗骑士》则试图把许多故事塞在一部长片里,有眼高手低之嫌;然而,该片仍然赢得了影评界的喝彩,主要应归功于希斯·莱杰的卓绝演技。现在,《黑暗骑士崛起》又引入了贝恩(汤姆·哈迪饰)和猫女(安妮·海瑟饰)这两个角色。诺兰执迷于创作一部史诗冒险片,以至于他光顾着打造“史诗”,却忽略了一个关键元素:冒险。
在我看来,近拾年来推出的许多漫画电影都犯了同样的毛病:不够。《黑暗骑士崛起》从头到尾没有几处能把你的心提到喉咙口或让你的肾上腺素狂飙。有些动作场面过于庞大、过于喧哗,我几乎以为自己在看《变形金刚》。《黑暗骑士崛起》并非一无是处,但这部影片原本具有成为杰作的潜质,而诺兰一味追求“大”、“更大”、“最大”,最终的结果反而令人失望。
影片的失败有一部分要归咎于诺兰与他的兄弟乔纳森及大卫·高耶共同创作的剧本。与前作一样,《黑暗骑士崛起》试图讲述一个宏大的故事,但实际效果却显得虚张声势、傻里傻气,甚至到了荒唐的地步。
在《黑暗骑士》中,观众不得不接受这样的设定:这个世界充满了莫名其妙的超级坏蛋,尽管他们打着“推翻一切重新来过”的旗号,但真正目的纯粹是为毁灭而毁灭。诺兰首部曲中的忍者大师就是如此,但这部分情节很短,几乎可以忽略。《黑暗骑士》中的小丑干脆就是个疯子。《黑暗骑士崛起》更糟糕:大反派贝恩宣称自己作为忍者大师的弟子,到哥潭城来完成大师和影武者联盟未尽的事业——用核武器炸毁这座城市。没了。哦对,片中还有其他情节,不过都是正邪对立、亦正亦邪之类的套话:警察是罪犯,而罪犯才是明白生命真相的人——和鲍勃·迪伦的“只有诚实的人才能为非作歹”差不多,仅此而已。
影片情节概括如下:“黑暗骑士”的故事发生后已经过了八年,在此期间蝙蝠侠一直没有出现,布鲁斯·韦恩(克里斯蒂安·贝尔饰)隐居家中,休养上次历险留下的伤腿。随后贝恩前来毁灭哥潭市,蝙蝠侠就“啪”地弹出来和坏人斗争。另一方面,韦恩/蝙蝠侠也在和一名技艺高强、身着猫装的珠宝大盗赛琳娜·凯尔(安妮·海瑟饰)斗争/调情。
影片的是贝恩的罪犯军队和哥潭市的警察大军在哥潭市的街道上混战,然而这场戏完全不能引起观众的惊叹,只能令观众发笑。战斗双方都有枪,结果却成了大规模街头肉搏?而蝙蝠侠和贝恩的最终对决也是如此——单打独斗?赤手对空拳?克里斯托弗·诺兰,你当真只有这点能耐?
贝恩及“罪犯军队”与蝙蝠侠及警察部队的大战成为马歇尔·芬抨击的对象
汤姆·哈迪在去年的《勇士》中就是这么一副“格斗机器”的形象,上身、肌肉发达,粗暴刚毅的面具下偶尔流露出内心深处的痛苦,令人印象深刻。但在这里,哈迪不得不戴上面具,只露出两只眼睛。贝恩趾高气扬地走来走去,双手抓着外衣领子,犹如讽刺漫画里自以为是的政客。他那副达斯·维达(编者注:《星球大战》中的角色,堕落的“天行者”,全身被维生系统包裹,嗓音低沉奇特)般的嗓音拾有八九是在配音室里合成的,反正你也看不到他的嘴唇动。
正如我所说,《黑暗骑士》不是没有值得称赞和欣赏的东西,但这些优点最终都被这部影片装模作样的野心所淹没了。片中不乏人性戏码,例如贝尔与海瑟之间、布鲁斯·韦恩与迈克尔·凯恩饰演的阿尔弗雷德之间、加里·奥德曼饰演的戈登警长与约瑟夫·高登-莱维特饰演的年轻警察之间,这些段落证明了这部影片本应达到的水准。然而,装逼才是王道。
网上已经有人说《黑暗骑士崛起》将成为第一部真正有能力角逐奥斯卡的漫画改编电影,这让人想起了2008年《黑暗骑士》被奥斯卡主要奖项拒之门外(希斯·莱杰除外)所引发的荒唐可笑的。要我说,任何一个预言奥斯卡将垂青这部笨拙、沉闷的影片的人都是嗑药磕多了。《黑暗骑士崛起》几乎连爬都没爬起来,离奥斯卡还远着呢。
[db:内容]?